目前分類:美味心料理 (239)
- Dec 17 Sun 2017 17:33
今年的XO醬
- Dec 02 Sat 2017 17:08
營養酒釀蛋
營養的酒釀蛋,原來這麼好味呀~
第一次做的酒釀,只發酵了兩天就加熱收成,甜度很高幾乎沒酒味。
先加過濾水、蛋液,完全攪拌均勻才小火加熱。
(因不喜歡不習慣在甜點裡吃到凝固蛋花蛋塊,所以捨棄先加熱酒釀才下蛋液的方式:最後會變蛋花狀態)
小火加熱到冒著均勻微小泡泡就起鍋。
酒釀蛋湯吃起來像是濃稠的滑蛋粥,蛋香豐富也改變了酒釀的味道,變得極溫暖馨柔撫慰。
想不到是這滋味呀~
- Nov 26 Sun 2017 13:38
自製米粉湯
腦公說想要吃米粉湯。
所以用好幾斤的雞骨熬六小時的高湯。熬三小時後用鏟碎骨肉、續煮熬出滋味。
油蔥一定要自己炸。
以前我小時候一直覺得會自己開油鍋炸東西的,肯定是「主婦」(肯定不是我,哪裡符合我這種只吸露水的宅女形象)。
哪知有一天我連油蔥都「一定要」自己炸呀~
沒辦法外面的有股油耗味,而油的好壞和健康習習相關呀~
- Nov 23 Thu 2017 13:33
冬天暖身補身法寶酒釀
終於在十一月底正式進入了冷冷的冬天了。
經過近兩個月的紛擾,我也和這酒釀裡的糯米一樣,漸漸沈澱下來了。
不過就是提供了煉心的機會,只是辛苦了身邊朋友們的擔心與奔走。
本來是很不喜被擾動的,學習著在颱風眼裡也要定然下來,覺得短時間內經多事又長大了一點點、堅強了一些些。
不再那麼在意外在的形式、看起來榮華熱鬧的。
謝謝那些其實看不見的、電話與私訊裡的大量通聯、奔走和關懷。
- Sep 23 Sat 2017 14:22
自製梨膏
秋日功課:熬梨膏蜜。
三年前自熬的護嗓開聲神物梨膏蜜已經幾乎喝完了。
趁梨子當季、秋日又適合熬膏,訂了一整箱超過20公斤近百顆的無毒無藥梨,指定早上到貨隨即趁新鮮全處理了,加入薑。
家裡最大的鍋子們滿滿兩大鍋馬不停蹄的熬煮,濃縮成近1/10的梨膏,滴水成珠。
裝瓶大概最多十瓶吧~
接下來的日子,教課說話若不幸遇到感冒乾咳,就交給它保祐了呀~
訂的認証蜂蜜還沒到貨怎麼辦,家裡只剩貴又稀有的頂級蜂蜜,要給它拌下去嗎?好掙扎。
- Sep 19 Tue 2017 14:10
越南河粉
地氣溫度明顯的下降了,即使白天還有大太陽,下午四點就起風,很難待在室外了,風也是清明颯爽帶著寒意的。
開始想喝熱熱的湯了。
於是開始熬湯底,這陣子請兩百分幫忙買了許多雞骨豬骨,一鍋鍋的熬,熬好了再加入想吃的。
學生家的安心雞+大骨湯=超濃郁雞湯,大骨湯+各式青蔬肉片=鮮美小火鍋。
大骨湯就一鍋鍋煮,沒了就續上,下課回來後的午夜還能喝上一碗暖湯堪稱幸福了。
這兩天準備著雞骨、豬骨,邊在廚房怔忡著,想吃清淡的河粉。
於是打開香料櫃來個清櫃子料理,香矛、芫荽籽、咖哩葉、南薑、八角、胡椒,再加入洋蔥、蕃茄、綠辣椒、紅蔥頭、蒜、蝦頭,煮了一鍋非常濃香的異國風味湯。
- Sep 17 Sun 2017 14:07
凱薩沙拉醬
媽說她和親友吃飯聊天,多半是約去大家可以自選口味和食物的自助餐,去自助餐最愛吃的就是凱薩沙拉了。
我上次面帶驚訝聽她鉅細靡遺的描述凱薩沙拉有多好吃,已經鮮少生食也沒有什麼特別慾望想吃什麼的我,想說還是要為她做個厲害的凱薩沙拉醬吧,畢竟據說木柵某老字號法式牛排餐廳最厲害的桌邊秀就是現打凱薩沙拉醬,既然可現打,那沒理由我做不到。
上網查了配方,乾脆就連美奶滋都自己做好了。
先把蛋黃加糖確實拌勻,然後少量逐漸的加橄欖油,用那個冷壓初榨還有濃郁果香的頂級橄欖油最適合了,只要每次加入橄欖油都有確實打勻,橄欖油的量就可以每次越放越多些。
打好油醬後加入檸檬汁和少許鹽,吃起來是超級好吃的美奶滋醬了耶~
然後把整罐的鮮奶油倒入Vita-Mix,加入蒜、白胡椒、鯷魚一罐、和自釀的香草醋或葡萄醋和大量的Parmigiano-Reggiano起司,打勻後再拌入剛才的美奶滋內。
味道好的驚人。
- Sep 15 Fri 2017 14:00
戰斧豬排
Costco買的超大隻戰斧豬排,整整3~4公分厚,用自己種的香草們真空醃漬了四天。
醃漬料包括新鮮迷迭香和紫蘇、蒜粒、黑胡椒粗粒、匈牙利紅椒粉、台灣二層鹽、蜂蜜、料酒。
然後煎15秒翻面一次,翻三次煎一分鐘後,離鍋離火靜製4分鐘讓肉慢慢的自熟。
再用同方式煎和靜置共重複六次,三十分鐘。
肉質軟嫩又多汁,香草味入味到骨邊,不可思議的好味,剛剛好全熟。
我和媽吃了都大驚,這麼厚的豬排可以這麼好味呀~
- Sep 04 Mon 2017 14:14
自製南瓜麵
南瓜麵。
超級甜的南瓜,蒸熟後1/3比例當水入麵嘗不出甜味,粗扁麵吃起來就像外省手工麵一樣。
自己用油糖醋醬油、芝麻醬、胡椒粉、辣油做川味擔擔麵醬,啊~覺得這輩子都可以不用出門了的感覺。
兩百分說濕麵帶便當很容易不小心變成一塊粿,所以現在都乾拌或乾炒,肯定好的多。
- Aug 27 Sun 2017 17:52
自製麵條
心肝寶小花實在太愛吃麵了,跟我和兩百分以前一模一樣(話說我們當年是因學做麵包才認識的),也很難改變她,很煩惱她將來上學後萬一學校不讓帶便當的問題(因為學校通常只準備米飯,也不希望自帶便當)。
為了她倆,只好又再度開啟自製模式,買了電動製麵機。
四種模頭太好用了,做出的無添加麵有超出期望,省時省力,完全不用腦,一下就做出麵來,真是相逢恨晚。
於是要再去加買其他模頭。
這年頭呀,只要能健康平安長大,就是媽媽對妳最多的祝福與期望了。
媽媽會加油的!
- Jul 10 Mon 2017 13:49
冰糖蓮藕
這數個月來,從忙新館裝潢、開新課多跑新竹好幾天、到製皂包皂。
除了自己得非常艱辛努力的維護好自己的作息之外,實在沒有多餘的氣力照顧兩百分了。
以前還能為他做上班便當的,這幾個月都放生他了。
兩百分現在也和我一樣無法吃添加物了,吃了會背痛和頭癢加上便秘。
所以非常能幹、舉一反三的兩百分,在這幾個月精鍊了廚藝,現在可以自己做出全套的便當菜了,什麼洋蔥炒牛肉、三杯雞和各種各樣的青蔬都難不了他。
只是有時煮的時間因沒經驗估算的不對,食物會韌的跟橡皮筋一樣咬不太動。
這週他自己去買菜時買了新鮮帶泥的蓮藕。
- May 23 Tue 2017 14:04
洋蔥湯
教課繁忙,休息的日子連出去走都沒體力/心思。
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自己,也多陪陪小孩。
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好好的煮,好好的吃,紀錄飲食的變化與營養素的分配和比例,做任何菜前後都紀錄與秤重計算。
好好照顧自己的心也同時是休息就是每天都看些好書。
因最近再更深入精確的研究自己的自煮飲食,發現我真的不是普通嚴重的對添加物過敏。
例如前天煮麻油雞湯,六七公升的雞肉加湯裡不過放了幾匙李x記的蠔油,因最近幾乎都沒有吃到任何外製醬料與添加物,身體變的更精確敏感,只喝了1/20左右的一碗湯,直接昏睡在床上失去意識半小時,醒來後,常不知原因無故腫痛的背上肩胛骨附近切除脂肪瘤的舊疤,竟然浮腫拋了起來,像卡了塊海綿在裡面,按下去不回彈還凹陷水腫,酸悶疼得不得了。
請兩百分幫忙按摩處理,到今天連續共三天了,都還有悶疼酸很不適的感覺,也直接影響情緒變的煩躁。
終於知道之前的"不知原因無故"的不適,才不是無故呢,原來是添加物引起的,後勁竟然可以持續這麼多天,太影響身體和心情了。
- May 15 Mon 2017 19:15
義式蔬菜海鮮焗烤
用椰子油、奶油炒香Portobello菇、櫛瓜丁、洋蔥丁和花枝,加鮮奶油、蒜、香草和鹽、黑胡椒調味。
因爲不想加麵粉做白醬,所以用蛋汁、Mozzarella起司混拌炒好的蔬菜丁和湯汁,最上面鋪cheddar起司,先微波或蒸熟蛋奶醬,再入烤箱烤黃頂部的起司。
若還希望更鹹鮮,則加些Parmigiano reggiano起司。
好吃的不得了呀~
小花自己就能吃掉一大盅約大人3/4的食量,又是滿滿的蔬菜和超營養高鈣的起司們。
這在只想吃方便軟食的教課當天吃應該也超撫慰又可以撐得久呀~
- Apr 30 Sun 2017 18:48
春天的蔥,台灣的蒜
春天的蔥很鮮甜嗆又多汁,上次買了好幾把做了一次蔥油,實在太便利,煮什麼都可以加一點。忍不住再做一次。
台灣小農的無毒好蒜,特別的香辣夠味,買了十幾斤,去頭尾煨成蒜油,一樣是煮魚拌菜都香又夠味。
最後是好幾斤的九層塔,搭上最頂級的parmigiano reggiano起司,和台灣好蒜,再加檸汁、黑胡椒、台灣二層鹽和堅果,做了好多罐真材實料的青醬,手上身上鼻子裡都是清香。
日常也就只是無數個當下的累積,用心、心在,生活也就自然的馨香清甜。
(PS.蔥油是切段用小火慢慢煎煮到微黃連油一起撈起即可,也可再外加鹽或醬油和糖做成拌麵醬。
- Mar 26 Sun 2017 12:52
自製咖哩蛋包飯
那天和館內老師們在開會時,講到咖哩飯是家庭必備食品,突然一驚。
我是個很容易一頭鑽入一條路然後就直直深入樂在其中、最後其他事物就淡出在我的小世界中的人,要走出來去鑽研另一條路前總要玩好一陣子。
咖哩就是已經不小心被我淡出的食品之一。
最近為了新館到處跑來跑去,不得已多了許多次外食,吃完總是身心難受,這裡腫那裡火氣。
終於偷了點閒,好好的煮了些菜撫慰自己。
煨的軟糯入味的魚香茄子、煸的紅爛香豔的蕃茄炒蛋、輕飄淡寫辣字的麻婆豆腐、港式蔬菜煲湯,還有這咖哩。
- Jan 26 Thu 2017 14:30
彩色水餃
- Jan 23 Mon 2017 14:17
純在來米蘿蔔糕
上次網友們建議用在來米自泡自磨米漿來做。
這回合買了上好的在來米,其他就交給了VitaMix。
降低了整體的米漿比例,也再減少水,讓蘿蔔絲的比例拉高,用自製的蠟肉、超大的乾蝦和大花菇來做。
最後米漿趁熱拌進剛蒸好的蘿蔔絲裡。
最後的成品更多料熟軟,鮮甜更甚,所有添加的調味食材都更加的被突顯。
冷藏後的糕體切起來顫顫然的軟嫩,很合我的口味。
這回連粉漿都自磨,徹底的從食物變食材,超滿意。
- Jan 22 Sun 2017 14:09
紅豆年糕
人生吃過最好吃的紅豆年糕是當年阿嬤做的,自己磨米、煮紅豆、蒸製。好吃的出奇了。
後來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年糕了,而印象裡陪著看著阿嬤做年糕的時候還太小,不知製作的眉角在哪裡。
今年鐵了心無論如何要自己來做年糕。找了好多網路食譜,全都大同小異,只差在加不加桂圓而已。
買了有機紅豆,前晚泡並煮悶了四次到酥綿。加了整塊整塊的沖繩黑糖和台灣做的極香的三溫糖拌勻冷藏(台灣真不愧是甘蔗之鄉、製糖王國)。
早上趁著小花在睡,繼續用三溫糖和糯米粉,加入前晚蜜製的紅豆。糖整包整包的加的心驚膽顫,卡路里可不少。
剛蒸好,睡醒的小花就高高興興的吃了小半盤。
- Jan 10 Tue 2017 16:06
自製煙燻臘肉
對添加物嚴重敏感,只好什麼都自己來。
第一批臘肉只敢做兩條,怕失敗。
買了三層肉,先把鹽和花椒炒香,加上極少的糖和高梁酒,揉入肉裡,每日翻面按摩。
晾和吹狂風兩天,用很少的糖和米去煙燻,切片試吃時肉色很淺淡,酒香非常濃郁入味,除了鹹味和透肉的酒香外別無雜味,很清爽。
第一批成功後,第二批膽子就大了起來,想要吃帶有蔗糖香氣甜味的紅通通臘肉。
於是調整了醃料的內容比例,提高了糖的份量,鹽量不減還加了醬油(自製的沒有加硝怕壞掉),一樣醃足一整週,待所有的醃料盡被肉吸入,一樣趁低溫掛晾吹狂風兩日。
這次煙燻料採用糖、米、麵粉和烏龍茶葉,燻出來色亮油滴肉香,燻製的香氣滿屋子久久不散,鍋子也害我刷了許久。
- Jan 02 Mon 2017 15:53
港式蘿蔔糕
去香港多年,迷上的食物之一就是港式蘿蔔糕。
以前在台灣,幾乎從沒吃過蘿蔔糕、米糕、碗粿這一類有大量米澱粉的食物,因為對添加物太敏感鮮少外食,沒有培養出吃米食的興趣。
直到在香港,嚐到了港式蘿蔔糕的腴軟、鮮甜和豐美澎派,才喜歡起來,當時過年還會特地去糖朝買蘿蔔糕回台。
查食譜一整天,發現凡是台灣人寫和做的港式蘿蔔糕食譜,幾乎都是仿港式蘿蔔糕,在來米粉量總是蘿蔔的一半,以為加多點水軟些就是港式了。那真是完全誤解了港式蘿蔔糕的精彩之處。
港式蘿蔔糕裡大量的提高蘿蔔的比例,讓每口都吃到蘿蔔的鮮甜,有的為了要吃到蘿蔔的口感,蘿蔔不但不刨絲還特地切手指大小的粗條。並降低在來米粉量到蘿蔔的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