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忙之中排除萬難參加了澳洲體適能專業教練學院在台的首次體適能瑜珈教練的受訓課程。課程包含27個小時的專業課程,5小時的實習教學,2小時的學術科鑑定考試,以及最後10小時的教學論文繳交。
想要取得證書必須通過學術科考試以及完成教學論文繳交,三者缺一不可,取得證照的過程頗為嚴謹。
過去參加過為數不少的師資培訓課程以及研討會,老實說,有很棒的…也有濫竽充數,不堪一擊。
在台灣,並沒有指定的國家級認證機構來為瑜珈老師做審核考試,不像聯考,大家考的是相同的試題,有公定的合格標準,也因為如此,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師資培訓養成班,證照(有效或無效的)滿天飛。
通常我參加培訓課程會很注意三個部分。第一,師資。第二,師資,第三,還是師資。
大部分的人都想跟著優秀的老師學習,而每個人對好老師的定義不一樣,優良師資對我而言是:年輕、漂亮、帥氣、身材好,沒有啦!下面才是重點:一位學養俱佳的培訓教官,言教身教並行,教學深入簡出,讓參與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透過教學潛移默化正確的教學理念及態度。更重要的一點,教導學員如何當自己的老師,建立自己的資料庫,逐步架構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系統,不再只是一樣學著畫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