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文章受相關著作權法等中華民國智慧財產權法規保護,引用部分或全部內文、重製、轉貼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懷孕對於女人來說是很艱辛並有很大負擔的一段人生路程。
胎兒從著床開始,就因為母體的荷爾蒙改變,令孕婦媽媽的身體起了極大的變化。
口味的改變、孕吐、疲累、嗜睡、皮膚、情緒,無一不衝擊著孕婦媽媽的新生活。
科技進步與生產的關連
古代/落後地區的懷孕與生產對女人來說,是人生的大關卡/生死交關,古代/落後地區的人沒有足夠的運動與醫學知識和醫療設備、器材,因此孕婦在懷孕生產的整個過程裡,危機重重,很容易出現狀況,甚至難產、產後失血、甚至各種的不平安狀況。
但由於現在的家庭多半是雙薪家庭,女人結婚、成家、懷孕的年齡又往往後延到進入社會工作之後,許多孕婦媽媽在懷孕前可能根本已經無暇、無體力維持運動習慣,身體本來的體質已經虛弱不佳,懷孕期間因為工作忙碌、身心交瘁、體力透支,生產過程即將帶來的不安與恐懼也同時讓孕婦媽媽們緊張。
許多孕婦媽媽便是在這樣令人心疼的心情下,在孕期的五、六個月,也就是臨產前的三個月左右,才希望孕婦瑜珈/運動課程能夠協助她們生產順利。這樣貿然的去參與課程,學習與教學雙方都會承受極大的風險與壓力。
孕婦媽媽的身心改變
懷孕過程中,由於腹中寶寶的重量逐漸的增加,身體脂肪也逐漸的在腹部區域堆積,以加強保護未出生的胎兒。
整個腹部區域的重量都會拉著腰椎向前改變支撐與突出,也就形成我們很常見的,連續劇裡飾演孕婦媽媽的演員會"扶腰"、"挺著大肚子"的模樣。
這樣的身體力學改變,會造成後腰、下背的肌肉長期的緊張、收縮。下腹部和骨盆底肌也會因承重而容易鬆弛、下墜、失去力量與彈性。
而人的身體是整體協作改變的,當支撐力點改變,上下的支撐與受力、用力肌肉也會跟隨改變。
大腿、小腿與臀部需要更緊縮、花更多的力去支撐往前移動的腹部與腰椎,肩與頸為了平衡肚子和腰椎的前凸,就必須往後拉緊與用力。
也造成孕婦媽媽的身體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肌肉緊張、長期用力、受力和辛勞疲憊。
所以孕婦媽媽隨著腹中寶寶的重量逐漸增加,變的越來越感到下背疼痛、腿部臀部抽筋緊張、肩頸僵硬落枕、下腹鬆弛、骨盆底肌受力導致頻尿與痔瘡。
並且由於心血管系統、身體的循環與代謝系統都加重了負擔,孕婦媽媽更容易感到喘、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頭暈、血壓過低或過高,並甚至引發諸多遺傳或隱性的疾病。
孕婦媽媽的情緒、心情變化都隨著自身的內分泌用著幾乎同步的速度讓腹中寶寶一起感同身受。急躁、憤怒、憂慮、緊張、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讓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分泌,直接迫及危害腹中寶寶的生存與身心健康、造成腹中寶寶的生存危機,也直接造成未來寶寶出生後的性格與情緒易於波動、焦躁與緊繃。
原本已有運動習慣與肌肉的孕婦媽媽,此時就相當容易因為肌肉過度用力與緊繃而感到不適、甚至影響作息、生活與睡眠。
而原本肌肉較軟弱、柔軟度較好的孕婦媽媽,卻容易因為身體的肌肉與支撐力不夠,導致子宮、腹部下垂,令腰椎與頸椎椎間盤移位突出,並造成日後因骨盆底肌無力導致的產後骨盆變大(無力收縮)與產後或年老的失禁。
懷孕38週/九個多月的Sarah正面及側面照片,總體重只增加了九公斤。寶寶重量有三千五百多克,不但沒有孕期水腫、恥骨痛、腰酸背痛,體力行動更是輕便~
孕婦媽媽是否應該參與瑜珈/運動課程
一個健康的孕婦媽媽選擇的瑜珈或者運動課程,絕不應該是與一般人參與的課程相同。換句話說,孕婦媽媽不應該去參與一般人上的瑜珈或是運動課程。因為孕婦媽媽的瑜珈動作設計,除了應該避免用力的擠或者壓迫腹部之外,也要避免整個腹部或子宮區域的用力過度,造成身體無法負荷而引致子宮收縮、出血。並且應考慮到孕婦媽媽個別的差異性,去精細的調整個別所需的動作、以及相對應的身體所能接受的安全強度,這些都應經過有經驗、有證照、受訓的專業教練來指導。
而一個原本並沒有運動習慣(這輩子都不運動)的孕婦媽媽,其實不建議突發異想在孕期後期決定去臨時抱佛腳的參加瑜珈/運動課程。
即便是專門為孕婦媽媽設計的孕婦瑜珈,如果孕婦媽媽本身沒有運動習慣、肌肉無力、脊椎本身已位移、著床困難,那麼懷孕的後期應選擇輕柔的伸展、與腹中寶寶間親密的互動感受、協助放鬆的冥想。而不應再給予身體過多的用力、負荷與過度的牽拉。
孕婦媽媽如果經歷心情波動、情緒焦慮浮躁憤怒,不應以瑜珈或運動課程來發洩或甩動肢體。應待情緒平靜到可以投入課程時才做練習。
過飽、過饑、感冒、不適、或有身心疾病都不應選擇參與瑜珈/運動課程,以避免加重身體的負擔。
孕婦瑜珈/課程課程的動作安排
對於原本有肌肉的孕婦媽媽來說,應多做安全的下背部、臀、腿、肩頸的伸展與各式放鬆動作,並協助增加骨盆底肌的彈性與柔軟度,幫助骨盆區域的擴張以助生產。
而對原本肌肉就虛弱但柔軟度高的孕婦媽媽來說,則應該強化腰、腿力量,強化骨盆底肌與下腹部的自我肌肉形成的隱形托腹帶(束腹),以協助生產順利、快速,並強化產後的肌肉功能與身材復原。
課程設計裡也應該要幫助並帶領孕婦媽媽練習和緩的深呼吸,以促進同樣的呼吸中更多的氧氣交換,以減輕心臟與循環代謝系統的負擔。
而安全、放鬆技巧的學習(例如瑜珈坐姿、冥想),則有助於孕婦媽媽放鬆心情,與寶寶間互相感受與連結,令體內釋放出更多的有益化學物質,令寶寶有更好的身心、情緒發展。
所有的動作都應該令孕婦媽媽可以負荷,不應勉力硬撐或忍痛。
自然界的胎生動物,在孕期都不會刻意的去加重活動量,也不會刻意的完全不活動、或是仍硬撐去打打殺殺獵食。
安全、順利、避免不適的進入孕程與度過產程,是可以也應該要預先準備的。
在還未懷孕時就應該盡量的維持健康的身心與運動、活動、作息(希望這不是廢話),而不是任意的糟蹋身體只等著懷孕時再來改變或戒除不良習慣後靠孕婦瑜珈保佑。因為懷孕生產是讓身體負擔更重、責任更大的過程。
在懷孕前的預先鍛鍊讓身體的血液循環、內分泌順暢,讓日後的孕期產程都能幫助減輕身體的負擔與影響變化。
懷孕一開始便應去尋覓專業安全的瑜珈/運動教學,而非等到產前才加入課程。
懷孕後隨時記得腹中寶寶與媽咪同在,注意飲食,讓身心放輕鬆、放寬心。避免身心過勞或極端的情緒。
最新孕婦瑜珈課程資訊請見"課程公布欄"分類內的新竹課程資訊。
祝福各位平安順利並擁有健康可愛的寶寶和隨後而來的人生喜悅。
Yoga Surprise瑜珈生活館/澳洲體適能專業教練學院培訓審核官 Sarah Chien
www.yogasurpri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