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課的教練與一般學校裡常見到的老師不同。
運動不會有書本講義讓來做運動的學生回家讀或參考,也不該用書本來讓學生接觸運動。
那麼教練本身就該是個活生生的表演器材,能夠清晰明確的說明與表現出所有的動作要領。必要時甚至要唱做俱佳、連歌帶跳、寧願誇張也要讓學生能夠有印象。
因此導師班的培訓,不在於教會預備導師們做運動、或陪這些將來的導師們練好運動。
導師班的培訓,理論的部分已經是要讓將來的導師們能夠學會必要且該懂的人體知識與原理,並學會分析和日後自我學習進修知識的方式和技巧。
實習練習的部分,則是應該帶領著將來的導師們,一起瞭解正確的運動進行方式並從中發展出自己的體會與心得,並瞭解如何精確的用身體表達描述出運動的精要點,並學習其他教練該懂的注意事項與觀察學生的方式。
不同的導師會帶給學生們不同的衝擊,也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與培育出不同特質的教練。
我們盡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上,給予學生畢生的努力與幾甲子的功力,其餘的就要靠學生自我的努力與演繹。
一個好的導師,不管是在教學節奏的掌握上、教學時的口條、聲調、呼吸的講解與帶領、以及作為教學的旁觀者去觀察學生時、和作為教學的參與者去給予適當的指導時,都能夠收放自如、恰到好處、火喉剛好。
在這些教學技巧尚未與自己同步並內化成為自我與教學的一部份時,練熟、記熟動作的要領與口條就是必要的。當所有的技巧都能夠成為自己表達的方式和教學的延伸時,便更容易令學生在課堂上理解如何與運動合而為一的目的與方法。
當導師,或者做運動,甚至過生活,能夠分清觀察者與參與者角色的異同處都很重要。
拿瑜珈來舉例,每個人在做瑜珈或生活中時都會有自我的盲點,因此在瑜珈裡,靜,觀(觀察自己),是起碼也重要的。能把投入結合合一、與抽離旁觀內觀分清楚,才能瞭解在觀察者的角色時應該要抽離、而在做瑜珈時該如何投入與結合。
這也直接影響到教學,甚至做瑜珈。
在做痛的動作時抽離出來才能有機會靜下心去觀察與感受身體和肌肉,在做瑜珈時全身心靈投入去享受、與身體呼應對談。
在教學上,遇到挫折、或是不喜歡的學生、或是壓力、甚至是目前的工作時,能夠有抽離與靜觀的智慧去分析。而遇到喜歡的、值得祝福的事,也能懂得去結合為一。
做運動很簡單,教學也可以很簡單。
最簡單的方式,便是燃起自我的熱誠,具備同理心,將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去體會、去感受、去苦人之所苦、痛人之所痛。
注意每個小細節,所有的細節都是線索,可以觀察到學生的身心理狀態。然後有選擇性的去強調目的與重點或忽略掉不那麼重要的細節處。
而在自我進修時,有機會接觸到的每個新動作都應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去判斷是否確實有此效果。要避免盲目的相信與記憶去告知學生,盡量以自己確定、判斷過、甚至經歷過的體會來與學生分享,不但具有說服力,也能避免當學生有疑問或發問時造成的困窘。
要當一個很普通的運動老師,只要能夠陪著學生做運動就好。
要當一個出色的運動老師,甚至在任何領域發光,興趣與愛心都能讓人自動、自然的投入。
找到運動裡真正吸引自己的部分,不管是運動本身的樂趣、運動時的挑戰性、做運動後的快感、或是對人的關懷、對人性的好奇、對痛苦的感同身受、對教學的熱誠、對分享的與施予的認同,這其中任一部分都能讓人成為稱職並輕易勝任的好老師。
學著主動的從教學裡找出問題來問自己、增進自己的教學能力,也樂於去解決學生給予的問題,那麼妳將發現自己的進步與日並進,這些更是教練生涯中極珍貴的經驗值與知識的尋找累積。
運動不難學會。教學也不難。都是只要願意投入心力便可以做到的、最基本的。
難學的其實是願意去承擔責任、願意去解決問題、願意去面對學生、願意去坦然面對自我的缺陷與不足,這些卻是教練生涯中最能讓人進步、與最為精彩有滋味之處。
而教練得到的回饋,便是見到妳的學生因教學而改變、而健康,也讓自我的視野、對於人生的看法因教學而溫和廣闊與寬廣。
www.yogasurpri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