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煮食、吃飯的程序就像下錨,把躁動的心穩穩的安在生活裡。
什麼節慶都一樣,慢慢吃飯,淡淡的快樂。
初二回娘家只煮了一共三道菜。
蒜蓉粉絲蒸蝦。
蒜蓉蒸鮑魚。
明明準備了豆酥卻瞬間不見。只好轉而做成蒜酥蔥油蒸鱈魚。超受歡迎,之後把所有的魚汁、鮑魚蒸汁、蒜蓉蝦蒸汁拿去煨粉絲。
自己從剝蝦開始,用蝦仁、花枝、鯛魚開始打成漿加入蝦仁切塊再調味包成的蝦捲,小花說比營養午餐吃到的更好吃。
花了一個多小時超美味的七公升日式秘汁肉蔬炒粉絲。
分幾次下不同的材料,有保持到蔬菜口感,好滿意。
海鮮汁煨粉絲搭自製的脆皮燒肉和蝦捲。
兩百分買了Costco賣的:很腥的一口一包裝烏魚子,太腥了沒法子吃,處理後拿來做烏魚子炒飯。
很好奇不小心網購到的野生烏魚膘,拿來煎香再紅燒,台灣味很受花外公歡迎。
小花指定要吃的Kiki版老皮嫩肉。
金華火腿燒干絲。
肉燥炒四季豆。
已經越做越上手顆顆分明不沾的蛋富翁之蛋炒飯。
日本山藥泥米穀粉蛋煎餅。
日本山藥白蘿蔔(虱目魚頭熬煮的高湯)味增湯。
霜降肉片燒。
和牛橫膈膜燒肉。
蔥油鱈魚,難得讓不愛吃魚一開始拒絕的小花一口接一口,之後又指明想吃,被媽媽的廚藝征服了。
沒什麼了不起的豬油蒜炒高麗菜。
婆婆送的老協珍的佛跳牆,我只負責組合和蒸,沒有任何難度。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