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好幾位同學剛好不約而同的問起了,身體常常覺得好緊繃(可能由於姿勢不當或心情緊張),做瑜珈伸展時好痛,該如何放鬆?
先談一下緊繃的心情對肌肉與健康的影響:持續的緊張心情,讓某些肌肉群持續的耗力勞損,肌肉一直用力造成肌肉緊繃像鐵鉗一樣的箝制了血流,造成肌肉組織循環代謝皆不良,容易產生疼痛、拉扯骨骼與姿勢造成異位,更容易因為肌肉彈性不足在日常生活或運動中受傷。
在做瑜珈動作時,可以很輕易看的出來,懂得放鬆肌肉進而去進行伸展的同學,進步快效果好不易受傷。
不懂得放鬆肌肉的同學,挫折感大、進步速度慢、更容易因為自己勉力要做到動作,好強而引致受傷。
身心是一體的,我們在緊張、不開心、遭受到攻擊或惡意對待、有危險的環境裡,很容易分泌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處於"戰"或"逃"的狀態。全身肌肉也會收緊準備好應付身體下一步進行"戰"或"逃"的指令。
而因為血液都已運送到大肌肉上,內臟從而減少供血,長期十分影響健康,會造成胃痛、頭痛、消化不良等等多項慢性病。
放鬆,必須從學著觀察身體和放鬆心理層面同步開始。
1.觀察身體:
首先觀察自己,在哪些情況下很容易肩頸用力?
等到發現酸痛已經太遲,但確實可以作為一個觀察指標,當晚上發現自己今天特別疲累,某些地方特別不舒服時,回想一下白天發生過什麼事件?做過什麼活動?引起了自己的緊張,哪些肌肉有持續性的一直在用力?
觀察到了,下一次就試著在類似事件發生時、或是發生前,持續的配合觀察並有意識的放鬆身體和心情。
做瑜珈動作時,肌肉的放鬆需要有意識的配合,簡單來說就是用心與肌肉溝通,但肌肉與身體不用力,唯有放鬆才能伸展的更多更好。
2.從心裡放鬆:
不管是工作、生活、學業、人際關係、環境,都會帶給所有人各式各樣的壓力,影響我們的情緒。
情緒更容易被身邊的人,特別是有負面能量、負面思考、具攻擊性、有言語或肢體暴力的人所污染和影響。
絕大部分的人在遇到情緒上被上司、同事、家人、伴侶或甚至路人霸凌時,第一反應都是憤怒,再而就是產生攻擊性,攻擊性會轉嫁為對自己/對內(挑剔、勉強、逼自己)或對他人(把霸凌產生的憤怒轉嫁給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對自己的憤怒會造成憂鬱與自殘行為,對他人的憤怒則會進一步的把負能量像漣漪一樣的擴散出去影響更多的人。
各種情緒都會堆積並造成身體的緊繃。中醫也有"七情致病"的說法。
所以學會對各種壓力"視而不見"或是"消化"也同時是現代人很重要維持身心健康的課題。
消化環境或人的壓力我有幾種建議:
一.視而不見:放空自己。以"空"來對付所有的不良能量,而不是"吸收"或被"影響"。
二.不被負能力綁架或隨之起舞:不與環境或人起反應,就像絕緣體。
當發現環境不舒服,找到自己可以在其中舒服或自在的方法,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其他處,例如聽音樂、數呼吸。
當遇到惡意的對待,首先先不要急著讓自己的情緒跳出來反應,先退後一步分析與觀察對方是否有惡意,如果對方只是白目而非有惡意,那麼根本不需要生氣。如果對方是蓄意挑釁或故意修理,那麼只要我們的心念不動,不隨對方反應即可,對方既沒有得逞,我們也沒有因為情緒波動心情受到影響。
學會心情放鬆,離身體放鬆就不遠了。
心理上能時時放鬆不緊繃,心就澄明乾淨,有足夠的理性與靈性可供日常思考與智慧的提升。也不會受困於糟糕的情緒,而轉而以憤怒或報復的方式回來對待自己、強迫自己。
當做瑜珈可以是溫柔的、充滿愛的、聆聽身體的訊息,知道何時可以進(身體和心都柔軟)、何時該退(身體狀態不好、僵硬、身心沒有準備好),不勉強自己的瑜珈,便能得到最大效益的調整自己的健康與身心狀態,讓心情或該調整到的內分泌正常,讓身體柔軟放鬆不易受傷。
這樣的瑜珈,能讓我們的表情慈美、線條柔和,肌肉充滿彈性,面部充滿喜悅與光澤,笑容煥發真摯善良美麗。能讓我們學會接納別人、愛別人,更能進而學會接納自己、愛自己。
以下的幾篇文章是之前寫過關於情緒與放鬆的文章,可以一併參考:
-
身心放鬆的一些快速與實質方法分享:什麼是放鬆?如何放輕鬆?
-
放鬆心情的方法分享:心裡不疼痛的方法
-
放下掌控欲與貪念得到快樂平靜的方法:愛,就是利他。
38種不良情緒的分類(與巴哈花精的對應關係):Sarah的巴哈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讀書心得
做瑜珈時如何放鬆:瑜珈,不痛